设计层:顶端设计层,收集生活灵感
竹艺工坊
四川 收集
 

四川宜宾安石村,一个普通乡村,背靠碾盘山。村落阡陌相通,田塘错落,屋树交织,是典型的川南聚落。竹艺工坊坐落于安石村深处的一片月牙形梯田间。梯田的自然肌理与乡间道路所形成的三角形场地边界,自然而然地构成了这座建筑的轮廓。结合安石村乡村振兴的业态规划,竹艺工坊被设想为一座以竹编织工艺研究为主的工坊。


在中国传统乡村中,家庭式工坊往往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将售卖与制作融为一体。类似的,竹艺工坊也包括了研究、制作、展示和售卖的功能,它们被统领于一片呈圆角三角形的倾斜屋面之下,形成了一座面向城市游客的体验型工坊,同时也是村民学习技能的研习空间。


沿着梯田间的小路,一片轻盈的屋面在一圈细长柱子的支撑下,骤然现于眼前。与大多数“四水归一”的合院屋顶相反,在竹艺工坊的中央,一座二层高的环形玻璃“灯塔”突出于屋面之上,形成了可环顾周围乡村景致的接待空间,同时又不影响一层的空间组织。


呈圆角三角形的屋面微微朝向中央“灯塔”抬起,露出屋面下如编织般的T形钢片网架。通过300mm100mm高钢片构建的T型元件“交织”在一起,仿佛当地的竹艺编织手法一般,在交错的韵律中形成了屋面的结构骨架。与大多数更为质朴的乡村建造相比,竹艺工坊试图在造价的局限下,通过一些突破常规的做法,于乡村中挑战更为复杂的建造方式。


场地中原有的老宅亦被覆盖于屋面之下。老屋的梁柱与屋架结构被保留,而原先封闭的墙面则被替换为透明的玻璃和玻璃瓦,形成了竹编织工艺的展示区。其后由红色砂岩砌筑的部分则被用作研究空间。


伫立于梯田的中央,竹艺工坊以其轻盈的姿态构成了安石村中的一处极具表现力的亮点。面对梯田和乡村,屋面在一侧低垂,从而拉近了建筑与大地之间的距离,而在另一侧则昂起,以容纳屋面之下的小房子以及功能所需的空间。傍晚时分,两个发光的“玻璃体”晶莹璀璨,亦通过光线的反射,照亮了屋面下如编织般的钢结构。屋面之下,“玻璃体”之外,流动的开敞空间亦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了一处可自由使用的场所。


竹艺工坊以四川当地传统竹艺工坊为主题,将当地的人文传统地方经济相结合,形成互融促进的正向循环之时,它亦为安石村提供了一处闲适、开放的公共空间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竹艺工坊

建设地点:四川宜宾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

建筑面积:520平方米 

项目主创:在行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温钦皓, 孔锐, 许世勇,黄婷, 周梓源, 车祝、韩夏沈明阳

施工图设计:智诚建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成都博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灯光顾问:麓米照明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宜宾翠屏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单位:宜宾三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现场工程师:刘嘉玲

设计时间:2020.03

竣工时间:2021.10

主要材料:水磨石(后象)  红砂岩

摄影师:存在建筑 吕晓斌

会员推荐
推荐

开平祖宅村景观厕所

竖梁社

三岔口的公厕

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与自然生长\安徽霍山太阳乡竹林徒步道

傅英斌工作室

依水为邻\安徽霍山牛角冲村滨水公共空间提升改造

傅英斌工作室

大门内外的柔性边界\安徽霍山牛角冲乡村研学中心大门

傅英斌工作室

南京溧水仓口村祠堂修缮性改造

米思建筑

遵生小院

在行建筑设计

岷江村驿站

慕达建筑

重庆北坡旧桥改造

中国乡建院适用建筑工作室

石门廊桥

DnA建筑事务所

胜利市场临时安置点

罗宇杰工作室

侠父村农贸市场

本构建筑设计

生鲜剧场

小写建筑事务所

金城社区五统一公共空间

时地建筑工作室

骆驼湾村廊架

罗宇杰工作室

贵州茅石镇中关村人行桥

傅英斌工作室

计家墩村民中心改造

原筑景观

山头村凤凰山山门与舞台设计

房木生景观

安徽太阳乡财神庙

傅英斌工作室

竹篷乡堂

素朴建筑工作室

枣园驿站

原本营造

太行村公共生活空间

中国乡建院适用建筑工作室

南仕堂

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三河村村民活动中心

垣建筑设计工作室

湾头桥乡镇中心

地方工作室

蕉岭棚屋

造作建筑工作室

地平线上的红色音符之屋

郦文曦建筑事务所